據《北京青年報》報道,2014年新年第一天,現任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的範忠信在杭州南湖邊,“以爬行的方式行進了一公里”,並上傳視頻於微博。這是一個與網友的約定:一年前,其在微博預言“2013年裡,除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外,其他所有省市會實現縣鄉級公務員財產公示”,賭輸的代價則是“罰自己爬行一公里”。
  錶面看來,這是一次不經意的網絡戲謔,在世俗社會諸多身份、職務之外,知名法學教授也是一位普通網友,私人化的履約方式,或許還透著些許趣味。然而在這“一公里的爬行”之外,則是官員財產公開問題在政策層面的蹣跚學步與艱難探路。從法學教授一年前的樂觀期待,與一年後的言出必行,可見學者對政治清明的期許與建言。“爬行近兩小時,中有停息,掌膝滲血完成”,這是一次賭約的實踐,似也預示了官員財產公開制度改革推進的難度與坎坷。
  事關公職人員的財產問題,除了在申報、公示、公開等選詞上繼續斟酌、考究之外,應當說,無論是公議平臺,還是政策層面,過去的一年都不乏階段性的進展。2013年11月,中紀委網站刊文解讀三中全會決議,提出“要著力健全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,推行新提任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從業、財產、出國(境)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的試點”。2014年初,中組部表示,將對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進行隨機抽查和重點抽查。重點抽查中包括4類重點核查對象:擬提拔人員、後備幹部人選(重點是廳級)、群眾舉報對象等。
  與宏觀層面的艱難推進相較,法學教授賭約的嚴肅性亦絲毫不顯遜色。其所期許的官員財產公示的改革方向,非但不是不可能,而且已為區域實踐所證明,具備極強的可行性。之所以選擇縣鄉級公務員的財產公開為試點(這同時也是以往包括新疆阿勒泰地區、江蘇淮安、浙江慈溪等地試點的思路),其一是看重縣鄉層級作為中國政治治理的基本面,其所具有的普遍影響力與現實可控性;其二則同時考慮到了改革推進的難度。具體到年份的預期或許未必準確,但學者基於反貪腐乃至更廣泛的中國治理考量,對其演進邏輯和方向的信心,卻並沒有研判上的失誤。
  昨日,有媒體刊文比較多國公職人員養老金問題,得出“公務員養老金待遇較普通人為高”的結論,《新京報》官微旋即刊出圖文,對相關國家的官員財產公開與監督情況做分析,對應得出了的結論耐人尋味——— 就是那些養老金高的國家,公職人員的財產公開要求同樣高。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行“官邸制”,中紀委官網日前發佈的解讀文章同時也指出,“官邸制的運行需要具備兩個前提:對官員現有住房情況進行梳理和建立官員住房信息公開制度,引入民眾監督”。公職人員的財產公開與監督議程,是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無法繞過的關鍵一環,甚至與其他諸項改革不斷建立起了關聯性,相輔相成,密不可分。
  應當說,具象化的教授賭約,看起來是輸了,但卻與廟堂的個中努力遙相呼應,一定程度上成為民間與官方互動的一縷別樣插曲,至於困頓訝異,則是公民個體和國家終將面對的現實。任何一項改革進程,其之所以最終能成為社會成員的普遍共識,當然首先是因為問題的嚴重性,但同時也得益於包括學者、公民、輿論在內的公共表達,不停地喊,以各種方式發聲、勇於表達,為決策者革故鼎新營造社會氛圍。對包括“一公里爬行”在內各種形式的公共表達方式,社會應當抱持更多的善意、寬容與理解,這是公民對國家的良好期許,同樣在印證著一個國家其社會肌理與權力運轉顯現出的艱難成長。
  爬行的一公里,於學者而言,非但不是斯文掃地,倒是傾註了許多對國家和社會演進的殷殷之心。這樣的公民表達方式,會成為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和推動力,與官員財產公開的“最後一公里”跋涉同步,也與這個國家的深化改革同步。“革自己的命”難,阻力也大,但再難也要走下去,而且有理由相信:國家層面的制度推進,會超過學者爬行的速度。  (原標題:[社論]教授爬行踐約是對官員財產公開的期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41keds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